2012年4月28日 星期六

101年4月28日~5月4日每週一曲-Same Old Lang Syne(驪歌再唱)-ㄚ胖

    1980年秋末,大四,全華岡大學部我們最資深。
    早熟的同學早已規劃未來,國家考試、研究所、托福、商用英文,男同學也有人準備預官考試,還在玩的,已經玩得有些沒力了。不論大四怎麼過的,踽踽漫步菁山路、沉思於260公車座位、華燈初上火鍋茅台、三更燈火五更雞異性情感似有若無所有的行為,從現在解讀,多多少少都可歸納到同一個概念-「抓住青春的尾巴」。偶而與結隊的新鮮人插身而過,聽他們笑聲此起彼落,總會有時光苒荏的感慨,生活中,走著仰著,K著鬧著,總會稀稀疏疏地意識到不久的將來自己將離開華岡,腦海也因此閃過那熟悉的曲子-「驪歌」中的幾個音符。


    無獨有偶地,在這樣的氛圍下,Dan Fogelberg這首曲子登上了美國TOP 10的排行榜,ICRT、余光與陶曉菁不斷地播著。不久前,國語歌壇有人把Dan Fogelberg”Longer”(天長地久) 放進主打歌裏,連帶地令我想起他這首”Same Old Lang Syne”(驪歌再唱),於是做了一件好一陣子沒做的事-翻譯歌詞,並淺度解析歌詞的結構。
   這首曲子瞄寫昔日戀人在平安夜巧遇於便利店的故事,最大特色在於用歌詞的型態,描述一段真實的情境,並生動精準地留下人物的心情。短短的故事裡,有人物的走位、動作及對白,掌握了季節的特色與街頭景象,充分地利用實境,烘托出人物的心情。因為沒有口號式的宣示,也沒有堆砌文字的花招,所以顯得餘味無窮。



Same Old Lang Syne
驪歌再唱
Met my old lover in the grocery store
The snow was falling Christmas Eve
I stole behind her in the frozen foods
And I touched her on the sleeve
在便利店看見昔日戀人
平安夜裏雪花紛飛
我在冷凍食品櫃旁偷偷地跟著她
拉一拉她的衣袖
(巧見昔日戀人時總會尾隨一下子,一方面看看她是不是一個人,一方面自我調適一下這突如其來的情境;至於選擇躲在冷凍食品櫃尾隨,是有伏筆的,第三段會有解答;另外故事發生的季節,選擇在平安夜,則至少有三個用意,其一,平安夜除了便利店很多商店都打烊,社交活動是暫停的,置身冷清街頭,人易於沉澱,其二,這是與家人團圓的夜晚,人的情緒是家庭導向的,其三,平安夜經常下雪,有浪漫的意涵。而且這三個用意,與後面的情節都有關聯。)
She didn't recognize the face at first
But then her eyes flew open wide
She went to hug me and she spilled her purse
And we laughed until we cried
起初她沒認出是我
接著她眸光閃動
她激動地想擁抱我卻把皮夾給掉了
我們用力地笑出淚來
(用眸光閃動來描述女主角的反應,自然合理,而且讓女主角顯得美麗;至於多年未見的昔日戀人重逢初始,真的會笑出淚來嗎?很多人一定認為不見得,寫歌詞的人也懂,所以中間插入了一個動作,讓女主角略顯笨拙地掉了錢包,這個過渡性動作,讓「笑」不再只有禮貌性的意義,而添加了捉挾老朋友的內涵,有了這一份老朋友的指涉,才可能用力的笑,也才可能藉著擁抱笑出淚來,考慮得堪稱周延。唱完這段後是間奏,用來蘊釀聽者與兩位主角的情緒。)
We took her groceries to the checkout stand
The food was totaled up and bagged
We stood there lost in our embarrassment
As the conversation dragged
我們帶著她買的食品走向結帳台
購物袋裝得鼓鼓的
我們尷尬地站在那兒
話題有些勉強
groceries意為雜貨,當然不單指食品,但是本段第二句卻又說”The food was totaled up and bagged”購物袋裡的食品裝得鼓鼓的,為甚麼?這就是歌詞第一段的伏筆解答之處,第一段裡說到”I stole behind her in the frozen foods”男主角偷偷地在冷凍食品櫃跟隨,而這一段又說購物袋裝的是食品,於是我們模擬出一個情境,第一段男主角在食品櫃跟隨時,女主角正挑選櫃裡的食品,原來這並非重要的細節,但是,卻藉由本段的”food”,連結了第一段的”the frozen foods”,讓第一段與第三段連起來了,這就是結構之美,它讓連續性的故事不至於成為片段。此外,描寫在結帳台前的尷尬,也符合實際,久未見面的好朋友重逢時,沒必要一般的寒暄,彼此雖曾相戀,卻又相隔已久說不出私密話語,加上結帳台前總有其他人,難免想到人們會怎麼界定我們兩人的關係呢?話題自然就勉強囉!
We went to have ourselves a drink or two
But couldn't find an open bar
We bought a six-pack at the liquor store
And we drank it in the car
我們想找個地方喝兩杯
可是酒館都已打烊
於是買了一手啤酒
到她車裡喝了起來
(解析第一段時提到,選擇平安夜作為相遇的時刻,其用意之ㄧ於此顯現-酒館都已打烊,沒辦法,只能買一手啤酒到車裡喝。於是我們得出一個畫面,冷清的街頭下著雪,路邊停著一輛狀似孤獨的汽車,置身這樣的環境裡,人易於沉澱,於是在車裡兩人喝著啤酒細說往事。)
We drank a toast to innocence
We drank a toast to now
And tried to reach beyond the emptiness
But neither one knew how
我們舉杯遙祝那純真年代
我們為當下的巧遇一飲而盡
意圖跨越彼此間的空虛
卻不知從何而起
(很好聽的一段副歌。我想,往後舉杯時,口中如果能喊著”To innocence””To now”,一定很過癮。至於意圖跨越彼此間的空虛,卻不知從何而起這一段,聽起來有些悵然,兩人還是矜持著,場子並不熱,也沒有發生美國電影裡常發生的事兒,畢竟酒才一巡吧?!
She said she'd married her an architect
Who kept her warm and safe and dry
She would have liked to say she loved the man
But she didn't like to lie
她說她嫁給了一個建築師
讓她覺得溫暖安全而舒適
她原本想說他愛她先生
但她又不願意說謊
(寫歌詞的人一定不是建築師,這是明顯的職業歧視,也是本歌詞唯一的敗筆,誰說建築師就不能是個好情人的? Anyway!兩人的話題依舊會進入家庭與事業的範疇,女主角先說家庭與丈夫,嚴肅的人可能無法同意”She would have liked to say she loved the man,
But she didn't like to lie”這段話,不過人世間應該不乏這種看法或體會吧?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連華人都說了,何況離婚率那麼高的美國。)
I said the years had been a friend to her
And that her eyes were still just blue
But in those eyes I wasn't sure if I
Saw doubt or gratitude
我說這些年來我一直珍惜我們的友誼
她聽了仍是那一貫憂鬱的眼神
那是我無法確定是懷疑或是感激的眼神
(輪到男主角說話,年輕人切記了!「分手後仍是好友」,是1980年代之前就有的老梗,以後別再用了!呵呵!回到歌詞吧!這裡在老梗之外,留下了賈寶玉亙古的真理,「女人看男人隔層紗,男人看女人隔層山」,男主角多年之後,仍舊無法解讀女主角那憂鬱的眼神,背後所隱藏的真實意義。)
She said she saw me in the record stores
And bet I must be doing well
I said the audience was heavenly
But the traveling was hell
她說在唱片行看過我的專輯
猜想我一定混得不錯
我告訴他歌迷的熱情令人宛如置身天堂
巡迴演唱卻似煉獄
(這一段兩人都有對白,歌詞再次替故事的真實性加持,作者的確是個歌手,所以更顯真實。)
We drank a toast to innocence,
We drank a toast to now
And tried to reach beyond the emptiness
But neither one knew how
我們舉杯遙祝那純真年代
我們為當下的巧遇一飲而盡
意圖跨越彼此間的空虛
卻不知從何而起
(酒二巡)
We drank a toast to innocence
We drank a toast to time
Reliving in our eloquence
Another  ‘Auld  Lang Syne
我們舉杯遙祝那純真年代
我們為時光流逝一飲而盡
重拾往日滔滔不絕的對話
彷彿美好的舊時光再現
(酒至三巡,氣氛丕變。第一、二巡時,仍不知如何跨越彼此間的空虛,第三巡已轉變為”Reliving in our eloquence, another ‘Auld  Lang Syne”,滔滔不絕的對話出現了,場子熱了。讓聽者自然地遙想於當年他倆談戀愛的情形,也回憶起自己的舊時光。 ‘Auld Lang Syne(或Old Lang Syne)是古英文,原意為「很久很久以前」,因為有人以此為歌名,做了首歌,在華語世界翻譯成「驪歌」,這裡指的是原意,此外也替尾奏「驪歌」暖身。)
The beers were empty and our tongues were tired
And running out of things to say
She gave a kiss to me as I got out
And I watched her drive away
啤酒告罄舌津已乾
似已無話可談
我走出車外時她輕輕一吻
我望著她駕車離去
(選擇平安夜作為相遇的時刻,其用意之二出現了,女主角是有家庭的,必須回家過節。結果,美國電影裡常發生的情節,並沒發生。)
Just for a moment I was back in school
And felt that old familiar pain
And as I turned to make my way back home
The snow turned into rain…
……
(Saxophone playing “Old Lang Syne”)
就在那一剎那,我彷彿回到學生時代
感受到那熟悉的傷痛
就在我轉身返家途中
風中雪花轉為濛濛細雨
……
(尾奏,薩克斯風演奏驪歌
(美的精髓出現了,沒最後這段,會像人沒了靈魂一般,沒最後這段,整支歌只能算說了一則還算合理、頗為細緻真實的故事,談不上音樂與文學之美。男主角的傷痛原來一直躲藏著,連他自己都不知道,一直到女主角駕車離去那一剎那,躲藏著的傷痛才悄然現身,人,真的會這樣的,唉!男主角目送車子離去後,一個轉身,雪花真的轉為雨滴了嗎?那是有可能的,不過更有可能的,卻是躲藏多年的傷痛,在這一轉身之後,化為潺潺淚滴,流在那驪歌再奏的薩克斯風中。)
(選擇平安夜作為相遇的時刻,其用意之三,應該不用贅敘了!
     活在當下的人們,也許不那麼在乎青春的尾巴,因為懂得掌握當下人們,約略就已經活在青春裡頭了!

沒有留言: